top of page

讓書成為互動的橋樑



很多有關親職素養(family literacy)的文獻,都強調親子共讀的重要性,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在家中讀故事書給孩子們聽,會幫助他們未來在學校中培養素養。很多家長會糾結在孩子是不是可以識字及拼字,來認定他們是否具備閱讀的能力。在幼兒時期的閱讀,其實我們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否可以聽得懂,了解故事的意思。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,吸收字彙,並以統整的方式,理解社會使用語句及語法的方式;在這個過程中,他們會透過圖片,在腦中已有的字彙,及說故事人的表情,來猜測不知道的字彙,及故事可能的意思。因此家長在親子共讀的時候,可以試著利用自己的話,結合他們的舊有經驗,與孩子們互動,讓他們理解故事的內容,並且讓他們參與整個說故事的過程。

故事書中的插畫是很重要的。家長在選擇故事書的時候,除了故事的本身,應該適合幼兒的年齡,還需要考慮插畫本身,是否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,並有很多可以與孩子互動的部分。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挑書,可以從得獎的繪本開始,一般都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插圖,可以跟孩子們討論。幼兒時期的孩子很喜歡看圖畫,也會從圖畫中看到很多大人沒有看到的東西,所以與孩子互動很重要,討論插圖與說故事本身一樣重要。

根據Chall的閱讀發展理論,幼兒閱讀發展會逐漸從圖像式的閱讀,開始到文字抽象符號的閱讀。我們比較期待親子共讀的時候,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,說故事聊圖片,並與孩子討論整個故事在講什麼,或請他們用自己的話再講一次。對於一些發展比較快的大組孩子,爸爸媽媽應該就可以開始協助他們練習文字的拼讀。在練習拼讀的時候,孩子是否可以正確解碼符號(decoding),流暢地讀出來,就是這個階段親子共讀的重點,了解每一個字彙、或是故事的訊息,就變得次要的閱讀目標。孩子需要爸爸媽媽協助練習解碼的過程,他們也許清楚發音的原則,但是怎麼樣解碼每個字的發音符號,就需要一點點的協助。透過與爸爸媽媽一起練習解碼的過程,孩子會逐漸發現解碼及書寫文字規則,對於進入小學閱讀能力快速發展期,字彙量及理解力的累積,都會有極大的幫助!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