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幫孩子趕走情緒小暴龍


要是您搭乘公車時目睹一對母子因為孩子一直在車上哭鬧,而被其他乘客請下車。您會用什麼方式面對?倘若,換作您是那名孩子的家長,您又會怎麼做?

大部分家長都曾經遇過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,家長當下通常是一臉尷尬、無奈,或是不知所措……甚至出現以下幾種反應:

恐怖打罵型:「不打不成器啦!嚐過痛就會知道不能哭鬧。」

恐嚇命令型:「不准再哭喔!把眼淚擦乾,不然你就自己在這裡。」

冷潮熱諷型:「羞羞臉啊!誰哭得這麼大聲,好好笑喔!」

順從溺愛型:「好了,你不要哭,爸爸就買玩具給你。」

如果運用的是以上幾種方式,孩子可能會哭得更加劇烈,下次依然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正確表達情緒。其實,家長只要冷靜下來,瞭解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,用對方法,就可以幫助孩子趕走情緒小暴龍。

孩子最常哭鬧的幾個可能無非是生理、心理上的原因,或是需求未被滿足的時候。生理上,孩子會因為睡眠不足、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而哭鬧,最常出現在兩歲以下不太會語言表達的孩子身上。

心理上,孩子可能因為害怕、害羞、緊張,甚至挫折、分離焦慮等因素而哭鬧。要是孩子的需求未被滿足,舉凡:家長不買玩具、和同伴爭搶玩具,或是家長強硬規定時,孩子大哭大鬧也時有所見。家長若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孩子的作息、瞭解孩子平時的個性,做好預防和事前教育,便能夠避免孩子在大庭廣眾下鬧脾氣。

其實,當孩子出現哭鬧行為時,正是教導的最佳時機。家長遇上情緒小暴龍,難免會引燃心中的怒火,但是讓自己發脾氣,孩子反而也會學習大發雷霆的情緒,並不會改善哭鬧行為。而且,孩子多數是直接用大哭大鬧來發洩情緒,不像大人能以恰當的方式來處理,他們需要家長的引導才能正確地表達感受及需求。

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式處理,或對孩子進行機會教育:

轉移注意力

針對兩歲以下年紀較小的孩子,其記憶和注意力較為短暫,可以利用其他物品讓孩子把玩,減緩哭鬧的情緒。或是透過誇張的表情、生動的語調,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物上。 親子溝通三大秘訣

針對開始能夠透過語言表達感受的孩子,可以利用以下方法。

回應法:情緒高漲的孩子最適用的就是「安撫」,透過溫柔的表情、堅定的語氣,讓孩子知道我們陪伴著他,使他先稍微平息。

同理法:試著描述孩子的情緒,儘可能說出他的感受,並且同理他,等到孩子情緒較為平穩後,詢問確切的原因。

定位法:當孩子的引導者,心平氣和地引領他到正確的方向。例如告訴孩子:「我知道你想買玩具,不過今天是要來幫忙買衛生紙的,等到你生日就可以買玩具了!」。

離開現場,機會教育

若孩子仍然無法平靜,不妨先帶孩子離開人多的地方,給予彼此時間冷靜,等待情緒穩定後,告訴孩子以哭鬧的方式並沒有辦法達成目的,應該要如何正確表達感受。最後家長也要分享自己當下的心情,讓孩子瞭解哭鬧時大人的感受也會不好,多讓孩子同理自己的感受,孩子也較能夠去調整自己表達的方式。

我們都期許孩子在情緒裡也能學會愛,打罵、斥責都無法讓孩子學到。只有透過大人的陪伴、傾聽、溝通與教導,才能使孩子真正感受,進而學會正確表達情緒。假若,我們也是那則新聞中公車上的乘客,可以挺身而出,給予這位母親更多的支持與協助,也給懵懂的孩子一點時間平息與學習如何管理情緒。小幼苗的成長,需要我們的愛與包容!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